科普工作簡報(2021.33)“科普論壇”專家李良老師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科普工作簡報
﹝2021﹞ 第33期(總第883期)
中科院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 2021年7月8日
“科普論壇”專家李良老師
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作報告
7月8日下午,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舉辦2021年海淀創新大講堂報告會,邀請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志社副編審李良老師作“太空探索”報告,學校三年級400多名學生聆聽了報告。
李老師首先展示一張北京天文館的照片問:去過北京天文館的同學請舉手。絕大多數同學舉起了手。天文愛好沒有年齡限制,從兒童到老人都可以通過觀看、觀測來學習天文知識,認識我們生活的地球乃至浩瀚的宇宙,老師以此開始了報告。我國有一首同學熟悉的歌,唱道“抬頭望見北斗星”,北斗星是由7顆恒星構成的,天文名叫“大熊星座”,通過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極星,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所以恒星可以為航海和沙漠旅行確定方向-導航。接著李老師以絢麗的圖片,多彩的短視頻,依次詳細講解地球的起源、公轉、自轉、地軸和月食形成的原因;太陽系家族成員以及日全食發生時的黑太陽奇觀;銀河系中成千上萬顆遙遠的太陽-恒星。在講到什么是星座時,老師展開一張德國丟勒星圖-北天球,釋析什么是星座,為什么要劃分星座,如何識別星座。李老師說: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結束了統治1000多年的“地心說”,伽利略望遠鏡結束了用肉眼看星星的時代,隨著天文學的發展,現代地面有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特別是2016年我國建成的世界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將為人類探索和深入認識廣闊浩渺深奧的太空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報告結束了,老師深情地寄語同學們:從小愛科學,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健康成長成才,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貢獻!
半小時的互動環節,同學踴躍舉手提問,老師一一作答。李老師的精彩報告贏得熱烈的掌聲!
?。破照搲└澹?/p>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