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簡報(2021.48)“科普論壇”專家高登義研究員 為紫竹院街道萬壽山莊社區作“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報告
2021-07-28 15:57 來源:
【放大 縮小】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科普工作簡報
﹝2021﹞ 第48期(總第898期)
中科院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 2021年7月28日
“科普論壇”專家高登義研究員
為紫竹院街道萬壽山莊社區作“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報告
7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榮譽主席,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第一位完成地球三極(南極、北極、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高登義研究員來到紫竹院街道萬壽山莊社區作“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報告。
高老師首先為大家普及南北極的地理知識,介紹了南極以大陸為主,北極以海洋為主的南北極概況和南北極形成假說。老師以他19次去北極、3次去南極親身體驗和感受,展示他在南北極拍攝的精美、珍貴照片,以生動幽默的語言,人格化的動物世界,詳細講解南北極故事-高智商,聰明的北極熊與在北極考察實踐的學生如何互動;每年往返南北極,飛的最遠的候鳥,北極燕鷗互相追逐、空中對歌、翅膀摩擦(擁抱)、求偶完成的過程;王企鵝在花樣游泳比賽中不甘失敗的故事。南北極的奇特自然現象-北極冰雪世界有綠洲(北極雪絨花、誘人的北極蘑菇、北極罌花、北極柳);千姿百態的北極冰山和有別于陸地的南極日出日落奇特景象。南北極動物適者生存故事-因北極冰蓋融化縮小,人類大量撲殺海豹,造成北極熊食物來源減少,為適應環境變化它們不得已改變“飲食結構”以求生存。老師最后引用達爾文的名言—“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并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提示人們:要適應地球環境變化,在不確定的環境變化中,確定的生活。
高老師的精彩報告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大家齊口稱贊報告講的好!
(科普論壇供稿)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