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簡報(21.16)劉嘉麒院士為地球與行星學院作“科學精神宣講團”第五場報告
科普工作簡報
﹝2021﹞ 第16期(總第866期)
中科院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 2021年4月22日
-----------------------------------------------------------
國科大舉辦“傳承老科學家精神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報告會
劉嘉麒院士為地球與行星學院作“科學精神宣講團”第五場報告
4月22日晚6:30,國科大地球與行星學院舉辦“傳承老科學家精神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世界遺產中國專家委員會主任, 國際單成因火山專業委員會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應邀作題為“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我的人生感悟”報告。學子們滿懷熱請陸續來到報告現場,300多位研究生坐滿了階梯教室,還加了臨時座位。報告由學院黨委周元澤書記主持。
劉嘉麒院士是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國科大前身)首屆畢業生,他以學長的身份回顧自己從遼西山溝走出來,再回到崇山峻嶺中搞地質工作的成長歷程,為研究生們展示了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如何經過艱苦努力、玉汝于成。劉老師動情地講述自己從小學一年級父親去世,母親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學,經過艱苦努力,成為整個年級考入縣高中6名學生中的一員,開始了每日往返18里路走讀的高中生活??既氪髮W、研究生又遇國家經濟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的沖擊,經歷了諸多艱難困苦。1978年“科學的春天”來了,國家恢復了高考,當年37歲,已是單位中層骨干的他,選擇再讀研究生,并成功考取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講到這,老師深有感觸地說:27年的求學之路猶如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接著從人生應該怎樣度過、受教育是成才的根本途徑、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創新是成才的重要途徑、實踐是增長才干的必由之路和品格是金、擔起社會責任,為實現中華夢做貢獻7個方面與在座的研究生交流人生感悟。他講道:科學是事物的本質,是真理??茖W事業是崇高的、神圣的??茖W家是人類的精英。只有具備科學精神的人才能崇尚科學,奉獻科學??茖W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創新有風險也有精彩,一次精彩勝過數次平庸。創新要從青年做起,選準一個方向,占領一個領域,掌握一種手段,解決一個問題。有志獻身科學的人必須潛心敬業,持之以恒,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把工作當責任,讓專業成為事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報告結束時劉老師寄語同學們說:我是與新中國同步走過來的人,7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基地?,F在中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實現中國夢就是讓具有古老文明的中華民族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足,生活更美好。我們應該為生活在這樣的偉大時代而驕傲,同時也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的光榮使命,把個人的前途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互動環節學生踴躍提問,老師一一作答,報告會氣氛和諧熱烈。劉嘉麒院士生動、精彩的報告深深地感動在場的研究生,大家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表達崇敬與感激之情!
(“科學精神宣講團”供稿)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4月22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