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六十五期(總第601期)
簡 報
﹝2021﹞第六十五期(總第601期)
中科院老科協辦公室 2021年6月3日
中科院老科協空間中心分會
舉辦“空間天氣與航天活動”學術沙龍
2021年5月31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協空間中心分會舉辦了主題為“空間天氣與航天活動”的學術沙龍。來自空間中心、地質地球所、力學所、國家天文臺的近30位老科技工作者、在職年輕科研人員參加了沙龍活動,中科院老科協副理事長桂文莊、陳樹堂、趙震聲應邀參加了沙龍活動。
沙龍由空間中心分會理事長龐紅勛研究員主持。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副主任史建魁研究員做了題為“空間天氣與航天活動”的主旨報告。
龐紅勛研究員首先代表空間中心分會對各位領導、專家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活躍老科技人員的學術生活,聚焦科學技術前沿、與年輕學者交流互動,在討論中貢獻老專家的智慧、發揮老專家學術造詣深厚、科研經驗豐富的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是老科協開展沙龍活動的宗旨。
史建魁研究員的主旨報告首先介紹了空間天氣的概念。包圍著地球的大氣層,密集的中性大氣分布在大約10千米以內的空間,越往上越稀??;離地球表面50千米以上的地方為電離層,是由正電荷、負電荷、部分電離的氣體組成的;再往上到1000千米至2000米以上,由地球磁場控制的空間區域稱為磁層,那里有電磁場,由電離的氣體組成,是由太陽風和地球磁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再向外就是行星際了,稱為日球層,由星際風和太陽磁場相互作用形成??臻g天氣是指從太陽表面到地球中高層大氣(幾十千米以上)之間的電磁場和粒子的運動狀態和運動過程。
六十多年的航天歷史表明,空間天氣對航天器的影響是嚴峻的,是誘發航天器異常和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社會對空間系統的依賴日益加深,空間系統性能提升,空間天氣對航天器影響的嚴重性也日益突出。因此,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導航/定位衛星、通信衛星、各種其他空間飛行對空間天氣研究與服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于空間天氣對航天活動的嚴重影響,如何對空間天氣做出準確預報成為了一個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已經明確引發空間天氣發生劇烈變化的因果鏈,太陽爆發?行星際?地球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臻g天氣預報就是要從太陽活動的源頭開始、研究太陽爆發引發的電磁爆和高能粒子流的產生、傳播、最后在電離層、中高層大氣中產生的效應。目前我們在探測手段、數據建設、模型研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重要進展,在為我國航天活動的保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是總體上與氣象預報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報告后,大家圍繞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就空間天氣對航天活動的影響,如何才能準確地預報空間天氣提出了很多需要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同時,專家們還對空間天氣、空間環境的研究領域劃分,空間天氣對地球的環境會的影響,空氣天氣與地球氣候變化的關系等等問題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桂文莊副理事長在活動最后的發言中指出,今天的沙龍選擇了一個很好的主題,沙龍活動組織的好,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臻g天氣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對航天活動有重要支撐作用,同時也是一個科學前沿,是我們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主要學科方向之一,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空間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要以我們科學院當前進一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重組“國重”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我們空間物理、空間天氣研究及預報應用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的權威機構。
通過這次沙龍活動,大家深刻了解了空間天氣在航天活動中的重要性和當前研究發展概況。激發了老同志們對空間天氣及其影響的興趣,進行了很好地交流和深入的討論,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舉辦學術沙龍的目的。
學術沙龍活動現場:史建魁研究員在作主旨報告
?。ㄖ锌圃豪峡茀f空間中心分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