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社區文化建設 做好居民科普工作
2020-11-23 15:34 來源:
【放大 縮小】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謝國清
朝陽區博世祥園小區是由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牽頭拆遷構建的職工生活小區。由于各種原因小區尚不符合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為了更好地對小區進行管理,在地理資源所(建設方)的倡導下,我們于2014年在小區成立了名為“業主志愿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簡稱自管會)的臨時管理組織,并同時成立了“博愛”志愿者服務隊。因為我有在朝陽區擔任十幾年科技副鄉長以及兩屆朝陽區科協副主席的工作與任職經歷,在小區業主代表的推薦下,我肩負起了自管會主任以及志愿者服務隊隊長的重任,挑起了為小區居民服務的擔子。
一、建立小區老年文化娛樂活動場所,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
在小區自管會成立之初,小區文化及科普工作幾乎處于三無狀態,老年科學文化活動無人組織、無場地、無資金。為此,作為小區自管會主任的我多次給地理資源所寫報告,提建議,申請經費,同時跑到街道社區申請活動場所的支持,歷經約半年時間,通過艱苦努力地工作,最終解決了小區科學文化活動的場所與活動經費等難題,小區先后建立了老年娛樂室,老年關愛室,老年驛站,小區兒童活動室、圖書室、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動室等多個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大大豐富了小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二、打造小區文化與科普宣傳陣地,形成小區濃郁文化氛圍
博世祥園是中科院的職工居民生活區,小區業主絕大多數均是中科院的在職與退休職工,小區居民對于精神文化生活有著較高的需求,為了打造特色社區文化,建設和諧溫暖的精神家園,我帶領自管會積極爭取屬地政府資源,在2018年申報并實施了所在大屯街道的創享計劃項目—“金色廊道,和諧博世”專題項目(此項目由自管會周長進牽頭、謝國清參與完成,經費約3萬元),時隔一年,在2020年我們又申報實施了大屯街道的第二個創享計劃,即“守護家園,常態防疫”和“和諧博世,宜居家園”的專題項目(項目資金2.6萬元,由謝國清、周長進分別牽頭完成)。通過上述“創享計劃”的實施,成功打造了小區“兩道兩廊”(即兩個汽車通道和兩個人行長廊)的文化與科普宣傳陣地,制作了較大型文化宣傳欄13個,標準科普展版30塊。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展版,讓小區形成了濃郁的科學文化氛圍,構成了博世祥園小區獨特的靚麗文化風景。
三、建立小區長期文化服務機制,引領居民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文化活動
作為博世祥園小區業主志愿者自治管理委員會主任,我非常重視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與科學普及工作。早在自管會成立之初,我們便在小區建立了文化建設工作室,后在地理所老科協楊勤業主席的大力支持下,掛牌成立了老科協地理資源所分會博世祥園科普工作室,并在博世祥園文化與科普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效能。當前,小區的有聲有色的文化活動與科普工作已成為小區全面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1.積極開展小區文化娛樂活動,促進鄰里和諧互助
自小區自管會成立以來,我帶領自管會每年均攜手物業開展中秋、重陽等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組織業主猜燈謎,賞明月,吃月餅,共度美好的團聚時光,在教師節還開展了向小區人民教師送鮮花、送問候活動。每年精心組織的小區老年人棋牌、麻將,乒乓球等友誼賽事,更是精彩紛呈、妙趣橫生,深得小區老年人的喜愛和歡迎。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不僅給老年人帶來了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時也增進了小區老年人的交流,促進了小區鄰里的和諧與互助友愛。
2.引進科普講座進社區,為小區居民帶來了知識,帶來了健康
小區居民以退休的老年人居多,由于不熟悉網絡,老年人對于外界知識的獲取渠道相對狹窄。為此,我們多次引進科普講座進社區,以科學大講堂的形式向小區老年人傳授健康養生、法律以及金融知識等,豐富了老年人的知識,開闊了老年人的視野,也給小區居民帶來了健康。目前此項活動業已成為博世祥園科學普及工作的重點。
引進金融知識進社區。目前,社會上針對老年人的金融詐騙時有發生,為此我們多次邀請交通銀行等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小區開展金融知識講座,教導老人手機上網技術,傳授真假鈔票的識別技術,并用多個案例教授老人們如何防范金融詐騙,使小區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購物,了解時事,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對金融詐騙的防范意識。
引進社會醫療單位,中醫保健師進社區。幾年來,我們先后引進了北京航空醫院以及北京老體協“八段錦”推廣服務中心的中醫保健師來小區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以及中醫理療活動,對小區老人老年病的防治與健康保健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傳統的中醫治療與保健,深得小區老年人的歡迎與好評。
引進“白衣天使”進社區。2019年11月14日,在國際糖尿病的宣傳日來臨之際,小區特別邀請了北京航空醫院的醫生們來小區開展糖尿病相關的醫學知識講座。該院的王志興主任醫師,陶蕾副主任醫師分別做了題為“認識糖尿病”與“糖尿病飲食指導”的專題講座,詳細講解了糖尿病防控知識學科學的飲食方法,同時來自北京航空醫院相關5個科室,12名醫護人員還在現場開展了義診及健康咨詢活動,受到小區居民的熱烈響應。
3.先后舉辦了三屆書法繪畫展,活躍了小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為加強社區離退休職工的思想文化建設,活躍離退休職工晚年文化生活,我們先后組織了三次以老年人為主體的書法繪畫展,特別是2019年11月的第三屆老年書畫展,本次書畫展共征集到各類作品115幅,涵蓋了楷書、行書、隸書、山水、花鳥、油畫、攝影作品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內容上既有以白春禮院長創作的《七律·六萬精兵競率先》以及我院離退休職工李飛獨立創作的《科學春天四十年賦》為主題、歌頌我國我院巨大科技成就的優秀書法作品,也有以描繪祖國大好河山以及國泰民安盛世為素材的精彩繪畫、攝影作品,極具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表達了小區居民對祖國的熱愛,對黨的忠誠,以及對建設和諧家園和美好新生活的熱忱情懷,也充分體現了博世祥園離退休老人們積極向上的新時代精神以及良好的社區文化風貌。中科院離退休干部工作局曹以玉副局長和地理資源所離退休干部工作處主任姜亞東等還親臨展會,同大家一起觀看了小區書畫展,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四、建立志愿服務組織,為小區文化建設服務,守衛一方家園
博世祥園早在2014年在自管會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志愿者服務組織,即 “博愛”志愿者服務隊。2018年更是在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干部工作局的指導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博世祥園志愿者服務站,目前志愿者服務站現有注冊志愿者72人。起初,我們志愿者服務隊主要是在小區內開展志愿服務,主要圍繞為老服務,養護綠地,清除院內樹葉,樓內垃圾,以及院內巡邏等進行。隨著國奧中心和大屯政府的要求,志愿服務不斷向小區外延伸,每年要為國家“兩會”站崗執勤,同時還要為國奧中心開展的大型國際會議,以及國內、國際重大活動志愿值守,平均下來,每年都在30天以上,每天約5個時長。
除了上述志愿服務外,小區內的已建圖書館、老年保健室、老年關愛室、老年娛樂室等諸多活動場所的管理與維護也均以小區志愿者以義工的形式開展工作,而小區多種文化與各項的科普活動,以及大屯街道的創享計劃—金點子工程的精心策劃與組織實施,宣傳品的制作等也都需要具有較高素質的志愿者來參與完成。如果說社區文化是小區的靈魂,那么為提升小區“文化靈魂”而進行的志愿服務則是更高一級的奉獻。
今年新春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作為志愿者服務站的站長,帶領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迅速做出反應,很快加入到社區疫情阻擊戰中。呼吁物業制定小區疫情緊急防控方案,積極參與到小區的巡邏和執守中,搜集不斷變化的防控政策以及防疫知識指導與帶領小區居民科學防疫,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了跑腿送貨上門服務等,切實保障了老人們疫情期間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志愿者們的付出不僅感動了被服務者,也感動了所有的小區居民。
多年的付出與奉獻受到了小區居民的歡迎,也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2018年12月,博世祥園志愿者服務站被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干部工作局評為 “中國科學院京區老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而我與周上益、東桂英、周長進、孫文線、等同志還被評為志愿先進個人,2018年 “博愛”志愿者服務隊還有10人被朝陽區大屯街道慧二社區評為五星服務志愿者,有15人被評為四星志愿者,而我在2019年又被中國科學院老科協評為先進個人。面對小區居民和上級部門的肯定,我們的干勁更足了。
五、以各種信息渠道開展文化傳播活動
當今社會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利用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文化傳播無疑是最快捷的途徑。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博世祥園小區所有的文化建設內容,科普專業知識,以及各種志愿者行動和老年娛樂活動均被做成圖文并茂的美篇進行了宣傳,并在小區“博愛”志愿者服務群,小區樓門長服務群,地理所離退休干部工作群,小區業主交流群,以及上級領導部門工作群等進行適時發布,使小區的文化建設內容,科普專題講座知識以及宣傳展版等及時擴散傳播至小區居民的手機中,此種做法受到了廣大業主的喝彩與點贊。
雖然我即將步入古稀之年,但是我還想在我的有生之年為社區的環境與文化建設繼續貢獻出自己的余熱,在生活中用實際行動積極履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老共產黨員以及一個老科技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通過自己和老伙伴們的努力為社區居民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