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簡報(2021.59)“科普論壇”專家孫萬儒研究員為“科普論壇”作線上報告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科普工作簡報
﹝2021﹞ 第59期(總第909期)
中科院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 2021年9月10日
為“科普論壇”作線上報告
9月10日上午,為普及病毒防控知識,提高病毒防控意識,中科院老科協舉辦線上科普報告會,邀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孫萬儒研究員作“病毒之謎”報告。
孫老師開宗明義,當前新冠疫情在世界傳播、流行,對各國經濟發展、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有的人對此產生了恐懼心理。今天我就來談一談,病毒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點?病毒為什么會使人致???歷史曾發生的病毒傳播、流行給人類造成的危害事件以及冠狀病毒帶來的災難,如何有效防控感染新冠病毒?老師展示顯微鏡下多種病毒的圖片,逐一詳盡、系統地進行講解:從字面看,“病毒”就是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的毒物,病毒的體積大約是細菌的1/100左右,在英語中,病毒一詞對應的是Virus,它還有毒素、毒害、惡意、惡毒之意。病毒按感染宿主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噬菌體。病毒的傳染途徑有呼吸道飛沫傳播,空氣傳播和接觸性傳播。病毒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態,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生命,但具有部分生命屬性。獨立的病毒無法完成任何生命過程,不表現出任何生命特征;但病毒在進入細胞后就立即表現出活躍的生命特征,利用宿主細胞系統進行復制擴增,產生新的病毒,病毒傳染致病后會快速大量復制,造成細胞和組織損傷,器官功能受損。二十世紀流感病毒曾五次大流行,給人類帶來災難:還有禽流感、狂犬病、埃博拉等等病毒,造成幾千萬人死亡。老師詳解了新冠肺炎與其他感冒的區別,新冠肺炎的特點,特別提示:實踐證明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少聚會、多通風、用公筷是阻斷疫情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普種疫苗、科學管理、嚴查漏洞。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以為然,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保護好每一個人,不給新冠病毒機會,才會贏得勝利!
(科普論壇供稿)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