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簡報(2021.28)“科普論壇”專家王渝生教授為甘家口街道作報告—開啟“海淀創新大講堂”報告第一講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科普工作簡報
﹝2021﹞ 第28期(總第878期)
中科院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 2021年6月30日
-----------------------------------------------------------
“科普論壇”專家王渝生教授為甘家口街道作報告
—開啟“海淀創新大講堂”報告第一講
6月30日下午,在舉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副所長,中國科技館原館長、黨委書記,北京市科協原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王渝生博士應邀來到甘家口街道作“提高科學素質培養創新人才”報告,為2021年海淀創新大講堂報告開篇。甘家口街道機關干部和社區文化專員50多人聆聽了報告。
王老師首先與大家一起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論述。然后從提高公民素質和我國科技發展兩個方面作詳盡的講解。公民應具有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健康三大素質,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構成了科學素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并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致力于持續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特別是2006年和今年分別制定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和(2021-2035),從各級政府、各個層面全面推動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經過不懈的努力,公民素質從1994年的0.3%提高到2006年的1.6%,2020年已經達到10%,計劃2025 年達到15%,2035年達到25%。在講解我國科學事業發展和取得的科技成就時他說:早在遠古,我們的祖先在農、醫、天、算等方面就形成了系統化知識體系和四大發明等一大批發明創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從解放區興起-延安自然科學院、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那時科學技術為革命戰爭、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服務。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科技發展的五個里程碑,八項重大科學成就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諸多重大的科學成就老師一一道來。最后王老師說:到2035年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要實現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目標還需要努力奮斗30年,而實現科技強國目標,關鍵因素取決于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取決于創新人才,創新人才取決于人才成長與凝聚的良好環境。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科技人才培養與成長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的重要論述。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街道社區共同攜手,努力創造人才成長的優良環境,為實現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做出貢獻。
王渝生老師的精彩報告受到熱烈歡迎,大家以多次的掌聲表示敬意與感激之情。
“科普論壇”專家王渝生教授為海淀城管執法局作報告
7月2日下午,王渝生教授應邀到海淀區上地綜合辦公中心為海淀區城管執法局作“提高科學素質培養創新人才”報告。海淀區城管執法局機關干部和下屬城管執法大隊負責同志聆聽了報告。報告收到受到熱烈歡迎。
?。ā翱破照搲惫└澹?/p>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6月30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