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一零三期(總第639期)
簡 報
﹝2021﹞ 第一零三期(總第639期)
中科院老科協辦公室 2021年9月15日
2021年9月8日,由中科院老科協主辦,電工所分會承辦的“海洋能發電與綜合利用前景與展望”學術沙龍活動,在電工所新樓201會議室隆重舉行。
中科院老科協副理事長桂文莊、副理事長趙震聲、副理事長陳樹堂、力學所分會理事長王柏懿等出席了活動。電工所黨委書記張福寬和副所長宋濤在百忙中出席活動并致辭。老科協電工所分會理事長吳石增研究員主持了本次活動。
電工所彭愛武研究員作了關于《海洋能發電與綜合利用前景與展望》的主旨報告。她指出由于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成為全人類的任務。目前我國能源資源約束日益加劇,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調整結構、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能源發展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與挑戰。海洋能是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以海洋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作為輔助能源或者替代能源,既可以降低石油開采耗氣量、節約氣源,又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環境,海洋能開發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我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2013~2016年)》中提出,發展海洋能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實施節能減排的客觀要求。隨著海洋能戰略地位的日益凸顯,掌握海洋能發電的核心技術、搶占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的制高點,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科研工作的當務之急。
彭愛武研究員的報告,對海洋能的資源做了詳細的介紹,討論了國內外海洋能開發面臨的共性問題,對海洋能開發利用面臨的問題做了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想法。她特別介紹了電工研究所海洋能研發團隊在液態金屬磁流體波浪能發電技術的原創性成果,他們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臺液態金屬磁流體波浪能發電海試樣機,并在珠海大萬山海島域完成了700小時連續無故障實海況運行,平均波高0.54m的海況下,系統效率17.8%,比常規波浪能發電系統高出了50%。而且由于其高可靠性,特別適用于惡劣的海洋環境。國家海洋能組織0ES指出,這項新技術是海洋能開發與利用的新進展之一。
王海峰研究員做了《海洋能發電技術前沿新進展》專項技術報告,他指出我國海洋能技術和研發處于加速發展階段,正在縮短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我國海洋能發電技術以“海能海用”更符合我國實際,并介紹了海上風電和海洋能發電一體化技術、納米發電機應用于海洋能發電的新技術和新概念,為以后海洋能發電的攻關方向提出了科學方案。
參加沙龍活動的專家們對海洋能開發面臨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對磁流體發電技術、海上風電一體化以及未來的新技術納米發電機應用與海洋能發電等諸多熱點方向進行了交流。大家獻言獻策,為電工所海洋能團隊的后續工作提出了很多指導性的建議。
中科院老科協副理事長桂文莊對這次沙龍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彭愛武研究員團隊原創的液態磁流體發電技術,不僅發電率高,而且可靠性好,特別適應海洋能發電的需求,是一個重要的成果。他還提出發展海洋能,綜合利用是個很重要的方向,海上風電海洋能一體化技術可能是今后研究的一個熱點。
他說,今天的沙龍活動非常好,沙龍的主題是電工所今后工作的一個新發展方向,可以做很多工作?,F在國家提出了“雙碳目標”,這是黨中央、習主席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為了落實這個目標,科學院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電工所應該成為院里、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隊伍之一。今天的沙龍討論的問題很有意思,報告的信息量非常大,介紹了很多的情況。但今后還要更加突出科學院的特色,突出對我們自己的工作、對關鍵技術突破方面的考慮,要提出一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今天也有很多年輕同志參加我們的沙龍,他們也應該參與討論。
他說,電工所老科協的工作很努力,對沙龍活動作了精心的組織。所里面也很重視,李所長非常關心老科協的工作,張書記每次都親自到會。對電工所領導對老科協工作的支持他表示感謝。他提出要保持發揚老科協工作的傳統,除了學術沙龍以外,其他方面包括科普工作、咨詢建議方面的工作、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的工作,電工所分會也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趙震聲理事長、陳樹堂理事長也做了補充發言。
學術沙龍活動會場
電工所分會吳石增理事長主持會議
彭愛武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王海峰研究員作技術報告
院老科協桂文莊副理事長講話
院老科協副理事長趙震聲講話
(中科院老科協電工所分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