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五十九期(總第400期)
簡 報
﹝2019﹞第五十九期(總第400期)
中科院老科協辦公室 2019年10月11日
聲學所分會舉辦“北京新機場噪聲對策”學術沙龍
2019年9月6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聲學所分會在聲學所舉辦了2019年度學術沙龍。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何遠光、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桂文莊、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辦公室主任麻莉雯、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亞南和聲學所分會16位理事以及數十位聲學所年輕科研工作者出席學術沙龍。
沙龍由聲學所分會會長沈建中研究員主持。
此次沙龍的主題是“北京新機場噪聲對策”。報告人是聲學所程明昆研究員。
程明昆研究員長期參與機場噪聲環境的評測工作,在新機場選址、預可研、可研和環評工作作了大量工作。
程明昆研究員首先介紹了我國民航事業迅猛發展的喜人前景。我們國家民用航空事業發展非???,2000年以后我國已經成為民航客貨油運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首都機場到現在旅客吞吐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位,而且連續九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到了2018年首都機場年吞吐量已經超過1億人次,首都機場不能適應民航事業飛速發展的需求,興建新機場刻不容緩。
他接著介紹了國內外機場環境噪聲的嚴重問題和教訓。美國國會議員給他們的交通部長寫了投訴信:紐約的羅文機場對七個社區造成嚴重噪聲污染,影響到了市民的健康和壽命,這是一個不容忽視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北京首都機場,噪聲擾民的問題非常嚴重:2006年一千七百人聯名寫投訴信給北京市委、民航局和國家環保局,噪聲的影響太厲害了,受不了。最后商量就給大家裝了隔聲窗。因此新機場一定要建成綠色環保型機場,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新機場選址工作中,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北京空中禁區,和周邊機場的空域關系,包括設備配套的問題,包括征地拆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噪聲的影響。最后選擇的南方案就是永定河和天堂河之間,因為這里屬于泄洪區,基本上沒有什么村莊,噪聲影響最小,搬遷的時候對居民的影響也小。
跑道布局和構型也要考慮噪聲的影響,為此選了很多方案,包括場址東移和八跑道構型方案。場址東移是為了避開對黃村大興新城的影響。預可研定的是七跑道方案,東一跑道3800米,離廊坊市只有25公里,噪聲影響很大。最后決定把南向跑道方向逆方向轉了7度,北邊的順時針轉過來17度,這樣既避開了對禮賢鎮的影響,也避開了對廊坊市的影響。費了很大的心思確定了現在的結構,千方百計把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小。
再從飛行程序來考慮,根據遠近環境保護目標,也就是對噪聲影響范圍的減少?,F在跑道運行的方向是從南向北,北邊是靠近北京市,南邊居民相對比較少,因此南北運行比例為9:1。
規劃跑道運行也是這樣,因為90%的飛機是從南向北降落,這樣的話就可以把禮賢鎮噪聲控制在70分貝以下。北一跑道和北二跑道主要用于起飛,不會用于降落,因為起飛就往東南起飛,西北方向不飛,因為北部地區就是北京市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要減少對該地區的影響。西一跑道和西二跑道作為優先跑道,飛機少的時候東一跑道和北一跑道都不飛了,只飛西一跑道和西二跑道,而且是輪流起降,這樣即使有影響也比較均勻,不會一個地區噪聲超標,降低噪聲影響的程度。此外要盡量減少夜航,因為夜間飛機的噪聲影響會更大,夜航選用低噪聲類型的飛機等等。
機場噪聲評價方法采取計權等效連續感覺噪聲級,是國際民航組織推薦的評價方法,簡稱DBA。我國、巴西和日本的機場噪聲標準不用DBA,而是有效感覺噪聲級,計權等效連續感覺噪聲級就是飛機有效噪聲級量的平均值。因為早先機場噪聲標準是我所在日本的訪問學者鄭大瑞同志負責的,借用了日本的標準?,F在我們也正在修改這個標準,就是把這個標準變成DBA。
現在我們采用噪聲預測軟件和綜合噪聲模型,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推薦和制定,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采取這樣的軟件預測飛機噪聲。藍色的是70分貝,綠色的是75分貝,黃色的是80分貝,紅色的是90分貝,把整個區域的噪聲評價范圍和大小都顯示了出來,是考慮選址和安排各類建筑的基礎。按照噪聲大小分類做出控制區,A類控制區就是噪聲在70-75分貝之間,A類地區不能蓋住宅、學校和醫院;B類控制區在75-80分貝之間,B類地區不能蓋辦公用房、商務用房,但可建物流倉儲、公用設施、礦山企業、農林用地等;C類地區可以做公園…。
目前國務院已經批了2016年到2020年的臨空經濟區規劃,面積一共是150平方公里。南端要建一個科技創新區,這是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國家航空產業都在這里建設,總的投資差不多超過2000億元,產出1.6萬億元。也要按照噪聲分類布局進行建設。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將北京新機場建成為一個國際安全的綠色機場。而根據噪聲分布來建設機場和機場臨空經濟發展區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聲學所為此作出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和貢獻。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將北京新機場建成為一個國際安全的綠色機場。而根據噪聲分布來建設機場和機場臨空經濟發展區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聲學所為此作出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和貢獻。
報告后,參會人員對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討論內容包括新機場安全問題、新型飛機使用后的噪聲評估問題等。特別討論了如何發揮聲學所在噪聲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對新機場建設作貢獻。
會上沈建中研究員順便介紹了聲學所申請到的建筑安全問題的云檢測和云監測項目,這是中國科協2018年提出六十項重大疑難工程問題中的一項。何遠光和桂文莊就開好項目討論會作了指示。
沙龍會場
中國科學院老科協聲學所分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