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分院老科協舉辦《釆用照片重拍技術研究中國西部環境變遷》學術沙龍活動
2016年4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主辦,成都分院及分院老科協協辦的《釆用照片重拍技術研究中國西部環境變遷》生態學術沙龍亮相成都分院。這次學術沙龍活動是在京外地區舉辦的首場,院離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長曹以玉、院老科協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何遠光、原院生物局局長王貴海、成都分院黨委書記王學定、副書記王嘉圖,四川省老科協、四川大學、成都生物所、省國土資源廳、省環科院、省林科院等30余位同行專家參加了這次活動?;顒佑沙啥挤衷豪峡茀f會長趙永濤主持。
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印開蒲作了《釆用照片重拍技術研究中國西部環境變遷》主旨報告。報告介紹了他通過重走一百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中國西部之行路線,采用照片重拍技術方法,對同一地點系列新老照片反映的景觀和實物進行對比分析,揭示地球表面緩慢演化、劇烈變化、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城市化進程及國家政策等7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對生態環境所帶來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直觀記錄和展現了區域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以及社會文化特征的變遷,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景觀圖像變化,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科學事實的傳播和利用提供了直觀影像資料,也開辟了比較生態學研究新方法。
精彩的報告后,與會嘉賓們和專家踴躍發言,參與研討,提出見解。中科院原生物局局長王貴海作了總結發言,認為利用重拍照片技術進行比較生態學研究屬于開創性工作,歷史照片可作為地震、冰川、全球變暖、地質災害的研究載體,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大量珍貴的檔案照片、民間歷史照片不僅可為社科類所用,也可利用于自然科學。建議野外考察與實驗研究相結合,影像資料與科學模型相結合深入研究下去。在《百年追尋》一書基礎上繼續整理提出科學的思考,提煉科學觀點,總結升華再編著作,再創佳績。
本次沙龍活動領導高度重視、準備工作充分、報告生動、討論熱烈,院內院外同行專家評價較高,為比較生態學研究開創了新途徑、創立了新方法。
成都分院老科協
2016.5.12